公司新聞

當前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公司新聞
以“藥王”為媒 架發展橋梁 ——首屆海峽兩岸孫思邈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研討會在銅川成功舉辦
發布時間:2014/9/15  瀏覽次數:966 次  來源:銅川日報

  “此次研討會的成功舉辦,集結了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開啟了盛世養生之道,造福國人造福天下,而且形成了‘銅川共識’,必將有力促進銅川中醫藥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國醫大師、陜西中醫學院教授張學文在發言時做出了這樣的感慨。
  9月4日至5日,首屆海峽兩岸孫思邈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研討會在“藥王”故里——陜西銅川舉行。260多位來自海峽兩岸的國醫大師、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者和企業家相聚銅川,就加強海峽兩岸中醫藥文化研究、推動產業領域合作與發展等進行了研討,簽署了首屆海峽兩岸孫思邈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研討會“銅川共識”,搭建起了兩岸中醫藥產業合作與發展的“立交橋”。研討會征集到論文116篇,簽約項目28個,涉及金額60.03億元。

 

突破提升 樹起“藥王”金字招牌

 

  “藥王故里,養生福地”。孫思邈在中醫藥發展上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一資源具有唯一性,是銅川轉型發展最大的比較優勢。銅川市以此為突破口,舉辦了兩屆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打響“藥王”品牌,以中醫藥產業拉動城市轉型發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
  為了持續有效地推進這項工作,銅川市總結經驗,認真研究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實際,向國家有關部委、省上廳局主動匯報,廣泛征求中醫藥界人士的意見,積極與臺灣中醫藥界聯系溝通,在贏得各方贊許和支持的基礎上,著手做好首屆海峽兩岸孫思邈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研討會籌備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進京赴省,匯報銅川轉型發展的思路和成效,征得了國家有關部委和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國臺辦專門下發了關于同意首屆海峽兩岸孫思邈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研討會在銅川舉辦的批復,并把本屆研討會列為2014年對臺交流重點項目。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專題聽取匯報,明確表示全力支持銅川辦好這項活動。省長婁勤儉專門聽取匯報,并作出了明確指示。副省長王莉霞親自擔任組委會主任,召開專題會議研究解決籌備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省臺辦、省衛計委等相關廳局作為主辦單位,在籌備階段做了大量銜接協調工作,為研討會的成功舉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這次研討會正式籌備時間不到3個月,時間緊,任務重。為了把研討會開成一個“主題突出、務實節儉、注重實效”的盛會,銅川市按照中央八項規定要求,反復征求各指導單位和主辦單位的意見,制訂了嚴格的工作方案。市委書記馮新柱提出了“重實效、輕形式”的總體要求,強調嚴守規定,嚴謹實施,確保活動實效。市長郭大為提出要做到“綠色、環保、低碳”,親自部署并帶隊開展招商活動。市委副書記掛帥成立專門機構,全力統籌推進。在會務安排上,嚴格遵守有關規定,控制規模,簡化形式,不舉辦開幕式,不安排任何與主題無關的活動,時間縮減到一天半;在經費預算上,實行層層審批制度,從源頭上取消不必要的費用,做到能簡則簡;在接待標準上,大陸地區的參會人員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會議費、差旅費管理規定執行,臺灣地區的參會人員按照“落地接待”的方法操作,確保熱情周到,不失禮節,突出實效。
  簡樸的會風,務實的作風,受到了海峽兩岸參會人員的一致好評。臺灣伍鑫酵素工業集團董事長鄭金鎮說,銅川市非常重視這次兩岸的交流合作,安排細致周到,為專家和客商的服務保障很到位,會場清茶一杯,讓我們感到耳目一新,為之感動。

 

文化為媒 促進兩岸中醫藥交流合作

 

  研討會的舉辦得到了上級的關注、關心和各方面的鼎力支持。國臺辦、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海協會、陜西省人民政府給予了精心指導,省臺辦、省衛計委、省商務廳、省貿促會、銅川市人民政府、陜西孫思邈研究會、中華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交流協會(臺灣)、中華藥王孫思邈研究院(臺灣)等作為主辦單位,精心組織,分工協作;還有北京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華中醫藥學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對臺港澳中醫藥交流合作中心、臺盟陜西省委員會、陜西省中醫藥管理局、陜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陜西中醫學院、中國旺旺控股有限公司(臺灣)等作為協辦單位,主動參與,牽線搭橋。
  本屆研討會,以“弘揚孫思邈中醫藥文化思想,促進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為主題,共征集到論文116篇,其中,臺灣地區27篇,北京、上海、廣東等20個省(市、區)89篇。經評選審核,選出優秀論文70篇(學術思想及醫德醫風方面29篇、養生保健方面33篇、中醫藥產業方面8篇),形成了《論文集》。來自海峽兩岸的著名中醫藥專家、學者、部分論文作者以及客商260余人參會。
  國醫大師、陜西中醫學院教授張學文,臺灣全球孫思邈醫藥研究院院長宋和乾,國醫大師、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孫光榮,臺灣陽明大學藥理學研究所教授陳介甫,中華中醫藥學會學術顧問溫長路等5位專家在會上作了主旨發言。在孫思邈醫德思想及養生保健專題研討會上,海峽兩岸的6位專家學者分別結合各自行醫經歷、研究成果,對孫思邈“大醫精誠”思想的深刻內涵和現代意義進行了深入闡述,引起了與會專家的共鳴。宋和乾在主旨發言中說:“在中醫藥學研究上,孫思邈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財富。我們兩岸民眾同源同根,在傳承和發展中醫藥學方面,應該加強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傳承精髓,共同推動中醫藥發展,弘揚中醫藥文化。”臺灣親民黨榮譽副主席鐘榮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能感受到藥王故里傳遞出的濃厚的中華醫藥文化的氣息,臺灣也很重視中醫藥的發展和傳承,兩岸醫學屆人士應致力于把中醫藥作為增進兩岸同胞情感的重要紐帶,共同將中醫藥事業發揚光大。”
  研討會上,陜西孫思邈研究會與中華海峽兩岸中醫藥合作發展交流協會、中華藥王孫思邈研究院共同簽署了《首屆海峽兩岸孫思邈中醫藥合作與發展研討會“銅川共識”》。兩岸中醫藥界要充分汲取孫思邈博大精深的中醫藥理論和大醫精誠的醫德思想精華,進一步加強中醫藥人才、信息、技術等領域的開發與合作;努力推動中醫藥向健康服務業發展,為兩岸民眾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有益貢獻;把銅川作為重點區域,推動相關產品的研發和成果轉化,合力打造中醫藥全產業鏈,促進兩岸中醫藥事業的深度融合和發展;以孫思邈中醫藥養生文化為依托,以藥王故里為載體,加強旅游業的深度合作;今后每兩年舉辦一次研討會,不斷深化兩岸的交流與合作。“共識”的簽署,標志著海峽兩岸在加強孫思邈中醫藥交流與合作、推動中醫藥事業發展等方面邁出了實質性的步伐。

 

產業拉動 實現銅川轉型發展的新跨越

 

  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必須以中醫藥及相關產業來承載。研討會前,銅川市精心策劃包裝了一批中醫藥及養生保健項目,組織招商小分隊赴臺灣臺北市、嘉義市等地,開展宣傳推薦和項目對接。組團參加了“蘭洽會”、“內蒙民交會”、“養生博覽會”等,進行會展招商。到江蘇泰州、甘肅定西等中醫藥產業發展較快地區,上門宣傳推介、聯系對接項目。在項目推介會上,來自臺灣、上海、山西以及省內的客商與銅川市成功簽約項目28個,涉及金額60.03億元,其中65%為中醫藥休閑養生類項目,涉及中醫藥種植示范園、中藥提取、無菌醫療器械、土壤改良、酵素生產等諸多方面,科技含量高,帶動作用強,在中醫藥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這些項目的實施,必將推動銅川中醫藥產業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同時,銅川已經開始實施一批重點項目,陜西興盛德藥業有限公司建成投產后,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中醫藥飲片生產加工企業。銅川市中醫醫院即將建成投用,國家衛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對這個項目給予了高度評價,明確表示要全力支持,把銅川中醫醫院辦成全國一流、具有示范效應的中醫醫院。在中醫藥研究開發方面,建設北京中醫藥大學孫思邈學院、銅川孫思邈中醫藥研究院,加快人才引進和中醫藥知識培訓,制定中醫藥等五個板塊的培訓方案,發揮好全國中醫藥文化宣傳教育基地的作用;在產業方面,集中力量打造“孫思邈盛德堂”等知名品牌,鼓勵支持相關企業打造含有藥王元素的自主品牌,加快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加快中藥材加工、流通企業建設;在旅游方面,加快推進藥王山文化景區、藥王養生體驗中心等項目建設。對中醫藥及相關產業項目,銅川市確定專門隊伍跟蹤服務,提供良好環境保障,推動項目的落地和實施,形成產業集群。
  近日,經專家組評審,全國清理和規范慶典研討會論壇活動工作領導小組審議,報請黨中央、國務院審批,中國孫思邈中醫藥文化節成功獲批,成為陜西省保留的三項節慶活動之一。在國家對資源型城市年度目標考核中,銅川是全國七個優秀格次城市之一,這些更加堅定了銅川轉型發展的決心。在藥王故里,決策者正在用擔當和魄力破解著資源型城市轉型的這一世界性難題,這里的人們正在參與和見證著文化的傳承、城市的發展、生活的改善,“大醫精誠”是“藥王”留給世人和這座城市的寶貴財富,這座城市也將以此為信念書寫出新的輝煌……

(記者:王毅、張長江 通訊員:許西華)

 

打印本頁 | 關閉窗口
[上一篇]:陜西銅川(第一屆)旅游商品大賽在藥王山游客服務中心舉行
[下一篇]:銅川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積極備戰“十一”黃金周
向日葵下载在线官网_向日葵下载安装无限看_向日葵下载app下载